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当前速递!安徽:深化改革,推动“国企敢干”的秘密

来源:国企管理 发布时间:2023-04-12 02:18:3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安徽省对照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坚定不移抓落实,129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和特色经验做法,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健全管理制度提升治理效能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三项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落地见效。省属企业已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全员开展绩效考核。2021年、2022年省属企业新进员工公开招聘比例为100%。截至2022年底,省属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人数占比57.6%,高于全国地方企业平均水平。坚持“绩效升、薪酬升,绩效降、薪酬降”,推动符合条件的省属企业强化正向激励,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企业116户。

此外,省属企业集团及子企业党委全部完成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制定或修订工作,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有效发挥。董事会实现应建尽建全覆盖,并建立动态评估与管理机制,去年动态调整企业董事会72户。建立省属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选聘外部董事44人依法依规委派至省属企业任职,开展外部董事履职评价并与薪酬、聘任相挂钩。省属企业集团及887户已建董事会子企业全部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保障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出台《省属企业经营投资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省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引》,从制度层面推动“国企敢干”。

坚持创新驱动 优化布局结构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安徽省国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国企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皖维集团是其中涌现的优秀典型。近年来,省国资委出台推动省属企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和深化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举措,实施费用“加回”、考核“加分”、人才“加薪”、股权“加持”和责任“减压”的“四加一减”激励措施,推动省属企业实现主业领域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申报、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三个全覆盖。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纳入业绩考核,2022年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重点企业达到5%。目前,省属企业拥有国家和省级技术研发平台160余个。

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整体优化,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成功实施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战略重组、江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战略合作,安徽军工集团与中国兵装集团重组落地实施,组建省通航集团、数字安徽公司等一批专业化公司。出台《推动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2年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0.7%。全面完成省属企业160户“僵尸企业”出清、102户企业非主业、非优势资产处置和51户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任务,盘活存量资产132亿元。

(来源:国资智库)

值班编辑/黄敬怡 设计制作/姜春天 编审主任/董 雷 执行总编/王继勇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